水稻黄熟期是水稻生长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水稻的籽粒逐渐成熟,但同时也是容易遭受病害侵袭的时期。有四个病害在这一时期尤为值得注意,它们不仅常见而且危害严重,防控工作绝不能忽视。,,首先是稻瘟病,这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穗部,严重时会导致大量减产。其次是稻曲病,它主要在水稻黄熟期发病,影响稻粒的品质和产量。第三种是纹枯病,它主要危害水稻的茎秆和叶片,使植株生长受阻,影响产量。最后是稻飞虱,这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以吸食水稻汁液为生,会导致水稻生长衰弱,影响产量和品质。,,针对这些病害,农民们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及时清除病株和虫源等。选用抗病品种和适时喷洒农药也是有效的防控手段。只有全面、细致地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水稻黄熟期的健康生长,最终获得丰收。
在清江鹤寄居地,今年种植的水稻已陆陆续续抽穗扬花乳熟。生育期短的水稻品种,已进入黄熟期,生育期较晚的品种(或靠阴山地带缺阳光的迟熟品种)也进入了灌浆期。
图片:水稻进入黄熟期(田间展示
近来天气一直晴好,对水稻后期生长极为有利。现实状况要比原先预估的情况好得多,值得欣慰。
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在水稻的黄熟期有4个容易被人们遗忘或者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病害,对水稻最终的丰产增收有决定性的或关键性的影响。防控不到位或迟滞防控,将减损水稻的种植收益,甚至于绝收,让"煮熟的鸭子飞了",是一件令人疼心的事!
那么你们知道是哪4个病害吗?
不说,估计很多人都猜不准。但是,说出来,很多人都会觉得普通。
确实普通。是水稻生产种植过程中,常见的4个病害:水稻枝梗瘟谷粒瘟,水稻颖枯病,水稻稻粒黑粉病,水稻细菌性谷枯病。
图片:水稻健壮谷穗
为什么说水稻生产上的这4个病害容易被忽视?原因在于这四个病害的潜伏期长,显症期滞后,而且在水稻近成熟时才出现。很多种植户在这个时期对水稻田间病害的管理是处于"空档期"或脱管期。
认为水稻在黄熟了,不可能有什么大病重病会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毁。其实,这个想法(或观点)还真的错了。
不信?我们来看看详解,了解一下其真实的情况。
譬如水稻枝梗瘟谷粒瘟,它只是水稻稻瘟病根据为害时期和发病部位分的一种病害识别类型。
它的最大特征就是在水稻后期的谷粒或穗枝梗上发病。
图片:黄熟期水稻植株
发病较早的水稻品种常常形成白穗,这样的水稻稻穗后期基本上是减产绝 收。而发病较迟的水稻品种,穗部部分籽粒不饱满,空秕谷增加,千粒重下降(农村俗称谷泡泡),出米率不高,碎米多,米质食味差。
而水稻颖枯病又叫水稻谷粒病。是专门危害水稻后期谷穗上谷粒的真菌性病害。
发病早的水稻颖枯病,在水稻扬花期就已经在田间表现出症状,造成稻株早期不结实。
发病迟的水稻颖枯病,在水稻灌浆期至黄熟期都可以表现出症状。
主要表现为水稻穗部谷粒变色(灰白色或小黑点),谷粒停止发育,谷粒发育不全形成"半花米"或秕谷,致水稻结实率变差,产量及品质下降。
图片:有轻度枝梗瘟的水稻地块
第三个危害水稻黄熟期生长的病害是水稻细菌性谷枯病。
从字面意思上就看得出来它是水稻细菌性病害之一。对水稻的危害程度不得压于苗期营养生长阶段的水稻白叶枯病。
在田间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水稻穗部谷粒。染病谷粒发病初期,出现苍白色似的缺水萎凋,然后就是谷粒渐变成浅黄褐色至紫褐色。
一般发病情况下,稻穗每穗约10~20颗谷粒发病。严重发病时有一半以上谷粒枯死,谷粒不能正常成熟。
能够成熟的谷粒也多萎缩畸形,病部与健部明显看得出来。米质下降食味变差,出米率不高,碎米多。
稻粒黑粉病是水稻后期"最直观"的病害。是杂交水稻制种繁育和水稻种植户最为头痛的后期病害。
图片:水稻健穗与病穗对比
发病早的水稻稻粒黑粉病抽穗慢抽穗困难。抽出来的稻穗"黑壳壳"比较多,穗小。
原因是水稻患此病害时,病原菌在水稻病粒内部生长,破坏谷粒内部结构。
至水稻近黄熟时,病谷内的病体延展到外部,使病谷外颖开裂,露出园锥形黑色角状物,似黑色粉末的东西(不是火焰苞)。不感病的谷粒也受影响而变成了青秕谷(空壳壳)没有米粒(灌浆失败)。
以上这4个水稻后熟黄熟期病害,对水稻丰产稳产影响极大。
发病轻的年份,水稻减产在5%~10%之间,发病重的年份,可致水稻减产达50%以上。
图片:山区水稻种植(后熟期)
由于其潜伏期长发病症状严重滞后,再加上这些病害常常不引起水稻种植户高度重视,"边缘化"管理加重了这些病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因此,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建设各位亲们:
一是加强田间土肥水管理,保证水稻正常健壮生长必要的水分和营养,提高水稻的综合抗逆性。
二是注意水稻各生育期病虫害防控,减少或规避各类病虫害对水稻生产的不利因素。
三是重点做好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稻曲病稻飞虱的防控。特别是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的用药要对症对标,用到点上。"忽悠"或错误用药往往是后期病害加重危害的"助推器",切记!谨记!
图片:粳稻系列品种田间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