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婉约词虞美人·枕上,气韵高雅,道不尽的思念

标题:毛泽东婉约词《虞美人·枕上》,气韵高雅,道不尽的思念

正文

提起毛泽东主席的诗词,人们总会想起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壮志,或是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与乐观。毛泽东,这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其诗词作品总是给人一种前无古人、独步巅峰的震撼。

然而,即便是这位伟人,也有他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毛泽东主席同样有着我们普通人的爱恨情仇。尽管他的词作以豪放为主,但也有婉约词流传下来。其中,《虞美人·枕上》便是写给新婚妻子杨开慧的深情之作,展现了他内心的柔情与思念。

“虞美人”这一词牌名,历来多被文人墨客用于表达婉约哀伤的情感。毛泽东的这首词,情感真切,意境凄美,哀而不伤。

《虞美人·枕上》原文如下: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从词名“枕上”可以看出,这首词写于夜晚,是在难以入眠的时候,由于“成堆的愁苦”涌上心头,让人辗转反侧。词中的“愁”被具化为了江海翻波浪,既有感觉又有视觉,非常形象。

在这愁思中,感觉黑夜漫长,披衣坐起,寂寞地数天上的点点寒星,直到迎来黎明。天亮后,思念化为灰烬,脑海中只剩下那个人的影子。抬头望,一弯残月正向西沉,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只能抛下一行行眼泪。

这首词写于1921年,当时的毛泽东主席和杨开慧新婚燕尔,但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新婚别离是常态。在思念中,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词。

1914年,毛泽东和杨开慧相识于长沙,二人有着共同的信仰和理想。1920年冬天,他们举办了简单的婚礼,没有花轿,没有嫁妆,有的是共同的信仰和精神的相融。在恋爱期间,毛泽东曾许诺给杨开慧写一首诗,但由于忙于革命工作,一直未能兑现。直到1921年,毛泽东从外地考察回来,将这首词亲自交给杨开慧。

这首词还原了一个既是凡人又是伟人的毛泽东。他有着凡人的情感,但为了革命,为了中国,为了人民,他能够割舍这些个人情感,心系苍生。他割舍了数不尽的爱念,最终换来世人的欢颜。这也许就是他的婉约词作较少的原因吧。

毛泽东的这首《虞美人·枕上》以其深情与真挚,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伟人身份的毛泽东,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毛泽东。他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情感世界。这首词,不仅是毛泽东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

向伟人致敬,也向所有在情感世界中挣扎、追求的人们致敬。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