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按月令唱的民歌有十三首,连带闰月也有诗歌。这是真正的民歌。每首诗里,都有一句折杨柳,一是这组歌是风俗的体现,围绕折杨柳进行,二是每句都有折杨柳,重复循环,不断推高这种送别的情感,如同深情助词,加重情景和感情。
春风尚小,万物萧条,过去的时光走了,春天却又来了。我的心情苦闷并非一天,手里折着杨柳枝,愁怀满腹,忧思缭乱。那么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心爱的人,离开了她,她在苦苦留守。十三个月里,看见所有的人间百花和人间快乐,她都不开心,她心里手里只有离别的杨柳,忧患丈夫不能归来,或移情别恋,或生死不明。她在相思忧患中辗转,又常常要自己安慰自己,看起来实在是凄楚动人。
这样的歌若是循环唱完,只怕泪水都可以养活一枝柳树了。
南北朝时代,折杨柳一方面代表送别,一方面又是早春踏春赏春的活动之一,因为此时嫩柳插枝可活,折杨柳是早春踏青的一种风俗。当然含着相思。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南梁·萧绎《折杨柳》
这是南北朝梁国湘东王萧绎的折杨柳,此时他17岁,哥哥萧纲22岁,哥哥和他一样贵为皇子之一,此时哥哥镇守四川边境要地,萧绎有机会来到哥哥的驻地,在这里陪哥哥过年。两个人兄弟情深,萧绎以其少年的敏感特别体会哥哥的心情。
这四川巫山巫峡,险峻漫长,这里有最美的垂柳。我和你兄弟同心,一起折杨柳,一起怀念南京故乡。这里的山如同莲花一样,一朵朵一瓣瓣矗立,这里的月光打在山上,到处阴森奇美而险峻。我和你一起听着这半夜的猿啼,我能够知道你想念家乡。
“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南梁·萧纲《和湘东王横吹曲三首 其一 折杨柳》
萧纲是湘东王萧绎的哥哥,他们相差五岁。他们拥有过互相信任的童年和少年,有着很纯粹的兄弟感情。这首诗是写在他22岁,面对远道而来的弟弟,在四川陪他过年,心中是很感怀的。何况弟弟亲自吹着笛子,来歌颂这里的早春杨柳。他回应写到。又是一年杨柳如丝的早春,又是一年折杨柳最美的正月季节。那杨柳每天蓬勃茂密已经遮盖了黄鹂,看不见它们飞动的轨迹,而春风和煦,梅花纷飞。我和你站在这城墙上,我看到的是自己颠沛劳苦,想到的是战事未完。而我听着你吹的折杨柳,我听出了里面的深情,那是思念我,不忍离别。
这种风俗到了隋唐,尤其是唐朝,重新修缮了灞桥之后,种植杨柳,且此时的杨柳多选用的是从四川盛产的垂柳,壮观柔美,有历史感。城市宫殿多有种植,折杨柳送别又成了一种继汉朝之后盛大的京城别离景观,诞生很多折柳送行的美诗。
追溯历史可以知道,折杨柳起自民间,有着生生不息,依依不舍。祝福,挽留,迎春等多种含义,汉朝长安是个兴起的高峰,到了南北朝民间已经普遍流行,到了唐朝,则形成了鼎盛的折杨柳的诗文化。
关于唐朝的折柳诗,下文细说。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