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称帝后如何对待大哥朱标家人?

靖难之役后,朱棣成功攻入南京并称帝,对于其大哥朱标的家人,他的处理方式展现了复杂而微妙的政治考量与人情纠葛。朱标作为太子,原本在朱元璋的继承计划中占据核心地位,然而其早逝使得皇位之争变得扑朔迷离。朱棣在夺取皇位后,对于朱标的家人,尤其是其子嗣,采取了既防范又安抚的策略。,,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朱棣对朱标的直系后代保持了一定的警惕,以防他们成为潜在的政治威胁。他通过调整宗室成员的封地和权力,确保他们无法形成对抗中央的力量。朱棣也展现出了一定的宽容与仁慈,对朱标的家人给予了适当的照顾和安置,以避免过度的家族纷争和血腥清洗,从而维护了皇室的稳定和尊严。,,朱棣在对待大哥朱标家人时,巧妙地平衡了政治需要与家族情感,既体现了作为帝王的决断与狠辣,也展现了作为家族成员的温情与顾虑。

了解明史的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是在朱元璋称帝之前生的,生母是名垂青史的孝慈高皇后马氏。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子,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太子人选。其实在朱元璋登基之前,便有已经非常重视对朱标的培养,特地请名儒宋濂来教朱标读书。

等到朱标被封太子后,朱元璋更是按照未来皇帝的标准在培养。

洪武七年朱标次子朱允炆出生后,朱元璋便直接下旨今后朝堂上的一切朝政事务都交给太子来处理,处理完以后只需要告诉朱元璋一声便可以了。

靖难之役后朱棣入南京称帝,他是如何对待大哥朱标家人的?

这一年朱标只有22岁,所以很多人说朱标是历朝历代皇太子中权力最大的。

但朱标仁厚,与南征北战好不容易坐上皇位的朱元璋行事风格完全不同。所以父子二人也经常会出现争执:

《明太宗实录》:懿文太子以柔弱牵制文义,不称太祖意。

朱元璋为了让仁厚的太子能安稳地坐到皇位上,不惜发动胡惟庸案将很多的开国老臣除掉。可以说在朱标病逝之前朱元璋一直在为太子将来继位布局铺路,然而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突然病逝,这让朱元璋几十年的心血都白费了。

虽然朱元璋还有二十几个儿子,建功立业的也不在少数;但朱元璋还是坚持将皇位传给朱标一脉。按理说应当选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但是朱雄英在8岁时便病逝了,朱标的原配太子妃常氏也在洪武十一年病逝;朱元璋便选了生母尚且在世的朱标次子朱允炆做皇太孙,其生母吕氏在常氏病逝后便被扶正为太子妃。

为了能让皇太孙安稳坐到皇位上,朱元璋故技重施发动蓝玉案,又除掉了很多的开国功臣,只为朱允炆留下了一位守将耿炳文。另外还有三位治理朝政的文人:黄子澄、齐泰与方孝孺

1398年5月朱元璋病逝,朱允炆登基。其实朱允炆在登基之前就已经对手握重兵的藩王叔叔们很是忌惮,尤其是燕王朱棣;所以刚继位便迫不及待要除掉这些叔叔们,在朱允炆先后削掉五位藩王后,被逼无奈的燕王不得不起兵“靖难”。

从1399年到1402年,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以建文帝朱允炆葬身火海(有的说法是朱允炆逃走了)而结束,燕王朱棣率领燕军进入南京城,即位称帝。

不管是朱允炆的生母吕氏,还是朱允炆的弟弟们,或者是朱允炆的皇后与儿子,都是已经去世多年朱标的家人。朱棣登基后,她们的结局如何呢?

朱允炆生母吕氏与幼弟朱允熙

吕氏与朱标的原配常氏相比,去世在出身上差距很大,毕竟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儿,而常遇春是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左膀右臂,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功臣,被朱元璋追封为开平王;吕氏出身虽不及常氏,但其父亲是太常寺卿吕本,太常寺卿属于正三品官职,如此看的话吕氏也是大家闺秀出身。如此才能被朱元璋选中,成为太子朱标的侧妃。

太子妃常氏病逝后,朱元璋便将朱标的侧妃吕氏扶正为太子妃,也就是未来的皇后。

吕氏先后为朱标生育了三个儿子:

次子朱允炆

第四子朱允熞

第五子朱允熙

朱允熙是在洪武二十四年出生的,而次年太子朱标便病逝了,也就是说朱允熙年仅1岁便失去了父亲。朱标去世后,吕氏所生的次子朱允炆被封为皇太孙。

1398年朱允炆如愿以偿登基,其生母吕氏自然而然被尊为皇太后,这是大明王朝的第一位皇太后,然而四年的靖难之役朱允炆失败不知所踪(葬身火海)。在朱棣带兵攻入金川门时,曾将吕太后迎接到军营,向吕太后行拜礼,并且跟吕太后说明自己为何要起兵。吕太后并没有出言安慰便返回皇宫,然而在吕太后返回皇宫的时候,皇宫着起了大火,建文帝朱允炆以及他的皇后马氏、长子朱文奎不知所踪。

朱棣让人将火扑灭后,找到了三具已经不能辨认是谁的尸体。根据宫里太监的说法,这三具残骸应该就是建文帝、皇后马氏以及皇长子朱文奎。

既然建文帝已经“葬身火海”,朱棣便名正言顺直接即位称帝。

建文帝登基时,将自己的父亲朱标追封为孝康皇后,嫡母常氏追封为孝康皇后。朱棣登基后将长兄朱标恢复懿文太子的称呼,常氏恢复懿文太子妃的称呼,吕氏自然也恢复了懿文太子妃的称号。朱棣将吕氏及其吕氏所生的最年幼的儿子朱允熙,赶去了懿文太子陵园居住,并派人看守。

永乐四年,吕氏以及幼子朱允熙所居住的居所发生大火,朱允熙葬身火海,至于吕氏不知所踪。到了明朝结束后,南明建立,明安宗将吕氏恢复吕太后的称号。

朱允炆的弟弟们

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除了朱允炆的长兄朱雄英年仅8岁病逝外,其他的弟弟们都长大成人。朱允炆最年幼的弟弟朱允熙在靖难之役后,跟随生母吕氏前往懿文太子陵园待了四年,葬身于火海,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除此之外,朱允炆还有两位弟弟:

一位是三弟朱允熥:朱允炆的嫡母常氏所生

另一位是朱允熞,朱允炆生母吕氏所生

朱允熥是在洪武十一年出生的,朱允熥出生当月其生母常氏病逝,可见常氏是因为生产时亏损严重而死。按照《皇明祖训》的规定:

皇太子的嫡长子理应封皇太孙,所以按理说朱雄英应当被封为皇太孙;

而皇太子的嫡次子以及其余的庶子,到十岁的时候,全部被封为郡王。

所以在朱允熥年仅10岁时便已经被封为郡王,在18岁的时候,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迎娶兵马指挥赵思礼的女儿为妻。

等到朱允炆登基后,朱允熥被二哥封为吴王,就藩的封地是在杭州。可见朱允炆对这位异母弟弟还是很不错的,将富庶之地给了弟弟。只可惜靖难之役爆发,朱允熥并没有来得及就藩。建文四年朱棣靖难成功,登基称帝后,将朱允熥降为了广泽王。

毕竟朱允熥的父亲已经不再是孝康皇帝,而是懿文太子。

朱棣给朱允熥安了一个罪名:不能帮助自己的兄长,将其直接废为庶人,囚禁于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

就这样朱允熥及其家人在凤阳被禁锢了十五年,永乐十五年,朱允熥突然去世,年仅三十九岁。在朱允熥突然去世之前,谷王朱穗谎称蜀王朱椿的第二子朱悦燇是“建文君”。在当时朱允熥是懿文太子唯一活着的儿子,朱棣担心朱允熥会被有心之人利用,便处死了朱允熥。

根据明实录的记载,朱棣的曾孙明英宗复位后,将吴庶人以及家人一共十八口安置在凤阳,并且下旨让看守的人以礼相待。此时朱允熥早就已经去世,这位吴庶人很有可能便是朱允熥的儿子。

朱允熥还有一个儿子叫朱文坤,根据《莱阳县志》的记载:朱允熥被朱棣废为庶人囚禁于凤阳;永乐十五年突然去世;这一年朱文坤尚且在襁褓之中,太监王忠带着朱文坤逃走了。洪熙元年的时候,邑下夼村的朱氏已经有上百家。据记载朱允熥的后人藏在民间,繁衍后代。

朱允熞是吕氏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洪武十八年出生,建文帝称帝后将弟弟朱允熞封为衡王,但还没有就藩便已经发生了靖难之役。

朱棣登基后将朱允熞降为怀恩王,让其居住在建昌。

但仅仅几个月以后,朱棣便下旨将朱允熞召回京城,与二哥朱允熥一起废为庶人,囚禁在凤阳,永乐十二年朱允熞病逝。

朱允炆的两个儿子

朱允炆一共生有两个儿子,都是皇后马氏所生。长子朱文奎是在1396年出生的,建文帝登基后便将其立为太子,但是建文四年的那场大火,消失的不仅有建文帝以及皇后马氏,还有其长子朱文奎。

除了朱文奎外,朱允炆还有一个儿子朱文圭,是在1401年出生的;也就说在朱文圭年仅2岁的时候便失去了父母亲以及长兄,落到了叔祖父朱棣的手里。

作为朱允炆的儿子,自然会被朱棣囚禁起来,从朱文圭年仅2岁开始,便被叔祖父朱棣囚禁在凤阳广安宫,被称为建庶人

朱棣的曾孙明英宗复位后,怜悯懿文太子朱标的后人,便想要将这些被囚禁了大半辈子的建庶人、吴庶人(朱允熥长子)及其家人都放了;但是身边的人都劝说英宗这样不妥。

英宗说:“让他们听天命,自生自灭吧!”

请了太后的意见后,便让内大臣牛玉前往凤阳放朱文圭等人自由,他们可以自行婚娶、自由出入凤阳。看门人一共是20人,婢女妾室一共十多人。朱文圭从年仅2岁便被囚禁于凤阳,到了被放归自由时已经57岁,一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囚禁中度过,哪怕是放归自由也不认识牛马为何物,很快便病逝了。

1459年,有人大臣建议明英宗将建庶人以及吴庶人重新囚禁起来,但是明英宗并没有答应,此时朱允炆次子朱文圭已经病逝,所以他们所获的建庶人很有可能是他们的子孙后代。甚至在建庶人与吴庶人生活用品短缺的时候,明英宗还特地命工部拨给他们。

而且此时的建庶人与吴庶人已经可以购买奴婢,可见英宗一朝时,朱允炆的后人已经自由;只不过再想要封王享受藩王的生活,是不太可能的。明孝宗一朝时,便有大臣提过将建庶人封王,被孝宗狠狠斥责一顿,直接下狱。

朱允炆的姐妹

朱标除了五个儿子外,还生有四个女儿:

长女江都公主:江都公主在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以郡主的身份下嫁长兴侯耿炳文的儿子耿璿。洪武年间,江都公主是太祖的孙女,自然不能以公主的身份下嫁。而朱元璋之所以将朱允炆的长姐江都公主嫁给耿炳文的儿子,其实也是为了联姻,让耿炳文能够对皇太孙朱允炆忠心耿耿。

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与蓝玉案几乎将明朝的开国功臣都除掉了,只剩下善于守城的老将耿炳文。朱元璋为了皇太孙打算,自然会与耿炳文联姻。在洪武一朝,耿璿做到了都督佥事的位置上。

朱允炆登基后,将姐姐江都郡主晋封为江都公主。

在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便让耿炳文挂帅前去征讨燕王朱棣。

虽然耿炳文暂时失利,但耿炳文的背后是整个大明王朝,开始采取拖延战术。因为耿炳文很清楚他的南军拖得起,而燕王朱棣拖不起。但是朱允炆听取黄子澄的建议,让曹国公李景隆代替老将耿炳文,自此以后耿炳文便没再上战场。

朱棣登基称帝后,江都公主的额驸,也就是耿炳文的儿子耿璿自称自己有疾病不出门。其实耿璿是不想承认朱棣的帝位,朱棣自然明白,便将耿璿处死了。

在江都公主的父亲朱标复称为懿文太子时,江都公主降为郡主。

被降为郡主的江都,因为忧虑早早便病逝了。

次女宜伦郡主:

宜伦郡主是懿文太子朱标的次女,在永乐十五年被叔叔朱棣册封为郡主,下嫁于礼。

下嫁于礼后,宜伦郡主生下了一个儿子于钺,曾经在南京任羽林左卫带俸百户。

于礼原本是锦衣卫百户,之后慢慢做到了中奉大夫的位置上。

朱标第三女:没有记载

第四女是南平郡主:南平郡主在永乐十年便病逝了,并没有婚嫁。

结语

向来“成王败寇”,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允炆被封为皇太孙,在祖父朱元璋病逝后登基称帝。此时的朱允炆与燕王朱棣相比,自然是“成王”,自己的家人也得到该有的名分与地位:

母亲吕氏被尊为大明王朝第一位皇太后

姐姐封公主

弟弟封为藩王

自己的嫡长子则是直接册封为太子

但是在朱棣靖难成功后,朱允炆与长子朱文奎不知所踪;但是尚且留在南京城的母亲、姐妹、儿子与兄弟们全都成为朱允炆失败的牺牲品,要么被囚禁不得自由,要么被指婚下嫁,要么突然去世。

#文章首发挑战赛#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