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警惕!APP背后的“金融陷阱”:借款额度与通讯录挂钩,利率的猫腻需警惕
正文:
近年来,各种手机APP俨然变成了“金融APP”,其中不乏视频、社交、打车、旅行等生活类应用。这些APP纷纷推出借款功能,并以“VIP会员”、“首期免息券”等小恩小惠为诱饵,吸引用户开通借款功能。但在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风险与隐患呢?
测试揭示:
记者通过下载多款APP进行测试,发现29个常用APP中,有26个都具备借款功能。这些APP功能各异,涵盖了社交、出行、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有些APP甚至将借款功能置于主页中央,以“实时审批,极速到账”为卖点。
审核宽松:
在尝试开通借款功能的过程中,记者发现,部分平台的审核标准过于宽松。有的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和刷脸,就能获得一定的借款额度;有的即使填写了虚假信息,也能通过审核。此外,有的APP还会与用户的通讯录挂钩,审核通过率似乎与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数量有关。
利率猫腻:
在借款功能的宣传上,不少APP玩起了利率的“猫腻”。有的APP会给出看似极低的日息利率,但转为年化利率后,利率却高得离谱。有的APP在宣传时不会直接给出年化利率,而是采用举例的方式,让借款人误以为利率很低。更有的APP在审核通过后,利率出现“跳涨”,让人措手不及。
电话攻势:
有些平台在借款人未能完成信息填写时,会采取“电话攻势”,不断催促借款人继续填写。这种频繁的电话骚扰,不仅让借款人感到困扰,还可能泄露个人信息。
风险与隐患:
这些看似方便的借款功能,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借款额度与通讯录挂钩,可能导致借款人的隐私泄露;利率的猫腻,让借款人陷入更高的债务陷阱;而电话攻势,更是让借款人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了一个又一个的陷阱。
因此,面对这些APP背后的“金融陷阱”,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审慎选择,以免陷入不必要的债务风险。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规范这些APP的借款功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