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热潮下,六小龄童的经典形象再添新彩

内容:

9月份,随着《黑神话》的火爆,六小龄童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次,我并没有急于撰写文章,而是经过一番资料的搜集,准备深入探讨六老师这些年的经历。

说到六小龄童,无人不知其名。提及《西游记》和孙悟空,他塑造的美猴王形象便浮现在脑海之中。许多人甚至认为,孙悟空如果不是他那个样子,那一定是孙悟空“本人”长得不对。从80年代至今,《西游记》已重播超过3000次,它塑造了无数人的童年,美猴王几乎成为了无人能替代的经典形象。86版《西游记》成就了六小龄童,同样,六小龄童也成就了孙悟空这一形象。

然而,六小龄童并非一开始就被确定为“孙悟空”的首选演员。这个角色背后,有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六小龄童出身猴戏世家,从8岁起便随父亲学戏。然而,他的哥哥小六龄童才是家里真正的“猴戏传承”第一人选。哥哥天赋异禀,与周恩来总理都有过合影。1957年,周总理在上海观看了一场绍剧《大闹天宫》,六龄童扮演孙悟空。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亲切地抱起还没卸妆的小六龄童,那一瞬间的照片,成了猴戏世家的象征。然而,谁能想到,16岁时,天才的小六龄童因病去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告诉7岁的六小龄童:“如果你演成了孙悟空,你就能见到我了。”

正是这个执念,成为六小龄童一生追求猴戏艺术的动力,并让他成为了我们熟悉的“美猴王”。1982年,六小龄童开始拍摄电视剧《西游记》,从这一天起,他与孙悟空的命运便紧密相连。电视剧历时6年,首播时还未完全完成,但已引起轰动。美猴王的形象,一下子扎根在了全国人民的心里。六小龄童也因此获得了1988年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特别奖,以及第六届中国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当代美猴王”的称号,自此属于他。

然而,“美猴王”的光环太过耀眼,甚至让人忽略了其他。六小龄童后来也尝试了许多其他角色,但观众始终会说“这不就是孙悟空吗?”甚至他自己也调侃:“很多观众看我演的别的角色,都感觉是孙悟空变的。”人们对“美猴王”的期待太高了,也许这正是他日后遭遇“捧杀”的原因之一。

六小龄童的表演巅峰,除了《西游记》之外,就是1992年和2004年两次猴年春晚的亮相。猴年嘛,自然要有猴王上台。这两次春晚,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国民关注度,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观众心中的“孙悟空”形象。

然而,事情在2016年发生了转折。那一年是猴年,观众们纷纷呼吁六小龄童再次登上春晚舞台。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六小龄童未被邀请上央视春晚。这个消息迅速冲上热搜,观众纷纷对春晚组委会表达不满。尽管六小龄童本人表现得相当淡然,但舆论已经爆发。网友们希望六小龄童再现美猴王风采的愿望被拒绝,转而变成了一股愤怒,开始对春晚和六小龄童本人的言行进行激烈讨论。就在这时,“六学”开始萌芽。

简单来说,“六学”就是部分网友恶搞六小龄童的言论,将他对西游文化、传统艺术的捍卫转变为调侃和讽刺。他说过的“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成了恶搞的口号。事情进一步发酵,是2017年4月,导演杨洁去世。作为《西游记》导演,杨洁的去世让很多人感到悲痛,而六小龄童在悼念过程中的一段采访视频,却被解读为“灵堂卖片”。那段视频里,他提到自己未来的拍摄计划,被网友认为是在利用杨洁导演的去世来宣传自己的作品。“灵堂卖片”说法一出,六小龄童的形象跌入谷底。更多的批评和恶搞如潮水般涌来。有人指责他签售会扔书,有人说他骂《七龙珠》,甚至有人说他“垄断”了孙悟空这个形象,坚称“只有我一个美猴王”。这些指责和热梗,让六小龄童在公众舆论中几乎被“毁灭”。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所谓的“黑点”,许多都是断章取义。比如“灵堂卖片”,后来就有网友发现,六小龄童录制的地点其实并不是灵堂,而是酒店。其他演员也在悼念时提到过自己的作品,却没有引起相同的争议。再比如“骂七龙珠”,六小龄童实际上是在谈《大闹天宫》这部动画电影时,提到“我们要让观众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动画,不要跟着国外的风格跑”,其中一句“髭毛乍鬼的那个叫‘七龙珠’”,被认为是对《龙珠》的不敬。可仔细看他的语境,这更像是年长一辈对民族文化的一种焦虑,和恶意批评并无太大关系。还有那句“只有我一个美猴王”。其实采访中的完整句子是:“我的心愿是,哪怕听起来狂妄,我也希望一千个观众心中,只有我一个美猴王,这就是我的努力方向。”这并不是垄断,而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可断章取义之后,这句话却被恶搞成了他“自封唯一美猴王”的佐证。

这几年,随着误解逐渐澄清,六小龄童的风评也开始回暖。尤其是一些网络恶搞视频的制作人逐渐淡出视野,曾经那些被视为“黑料”的事件,渐渐被更多人理性看待。但回暖不是一夜之间的事,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真正让六小龄童重回公众视野,并让他的口碑再次被讨论的,是因为最近大热的《黑神话:悟空》。《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让孙悟空首次成为全球讨论的焦点,也让六小龄童的形象再度被提起。尽管六小龄童在公开场合没有直接提这款游戏,但他在纪录片《老子与道德经》里,提到了“西游记”和“孙悟空”在全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显然是在回应目前的西游文化和《黑神话》热潮。

随着网上关于他的讨论再次增多,网友也才重新认识到,他对西游文化的捍卫和对孙悟空形象的执念,其实并不是出于自私的垄断欲,而是一种文化传承者的责任感。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着猴戏的传统,他希望孙悟空能被正确理解,这是他对文化的一种执着。现在再看六小龄童,缺点当然有,比如有时候说话比较急,有些观点看上去不那么“现代”。但这些缺点,放在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猴戏文化的背景下,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反过来想,正是因为他对猴戏的深厚情感,才让他在面对一些二次创作时显得格外“严格”。而这种严格,有时候被误解为保守,甚至被恶搞为不容创新。互联网是个善于制造故事的地方,它会迅速将人推到风口浪尖,然后又迅速遗忘。六小龄童的“崩塌”和“复兴”都是在这种网络环境中发生的。在六小龄童的巅峰期,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还没有今天这样发达,明星的名气更大程度上依靠传统媒体和作品本身。但2016年以后,随着“六学”兴起,网络舆论的走向彻底改变了六小龄童的形象。在一夜之间,他从万众瞩目的“美猴王”变成了大家恶搞的对象。从曾经的国民偶像,到网络梗的源头,这种巨大的落差不仅是六小龄童一个人的遭遇,而是网络时代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六小龄童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遭遇这种网络舆论风暴的人。互联网文化里的“捧杀”现象比比皆是。当某个名人站上顶峰时,公众对他的期望值往往无限提升,一旦他做出稍有不符合公众预期的行为,就会遭到极端的批评与恶搞。而“六学”正是这种现象的一个典型代表。六小龄童的经历,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娱乐与恶搞之间的界限。梗文化的初衷往往是为了调剂生活、带来笑料,但当这种调侃变成对一个人的全面攻击,甚至带有恶意的嘲讽时,它就失去了幽默的意义。

其实,仔细想想,六小龄童并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他无非就是一个对猴戏和孙悟空形象有着执念的老艺术家。他坚持“改编不是乱编”,是他对文化的一种责任感。但网络狂欢往往忽视情感和意义,只看表面的言辞和行为。于是,六小龄童成了 “梗王”。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在慢慢冷却。人们也开始重新思考,当初那些批评是否过于严苛,是否在无意中误解了一个文化传承者的初心。尤其《黑神话:悟空》这样的作品让西游文化再次被全世界关注时,人们似乎突然意识到,六小龄童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并不是什么“垄断”,而是对孙悟空和《西游记》的深深敬畏。

六小龄童是一直坚守猴戏和《西游记》的一个符号。即便在他遭遇舆论风暴的那几年,他也没有放弃对文化传承的使命。他依然出席各种活动,依然在弘扬传统艺术,只是少了对外的回应。他选择沉默,因为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任何辩解都可能被再次曲解,成为更多恶搞的素材。

事实证明,时间确实是最好的解药。那些当年被视为“黑点”的所谓罪行,如今变得越来越站不住脚。六小龄童重回公众的视野,虽然不再是“完美无缺”的美猴王,但至少是一位值得尊重的艺术家。网络上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舆论的风向总是在变,今天的热点明天就会被遗忘。可是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些在时代更迭中依然坚守的人和文化。也许多年以后,当我们再谈起孙悟空和《西游记》时,依然会想起那个美猴王的形象。那时,六小龄童的名字,也会再次闪耀。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一千个观众心中,只有一个美猴王。”而那个美猴王,永远属于他。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