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神秘失踪,死因揭秘与背后的真相

图片保留。

内容润色:

康熙四十五年,即1706年,雪域高原上,一场悲歌在悄然中落幕。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押赴入京的途中,于无声无息中圆寂。消息传回拉萨,僧众无不伤心落泪。这位历史上最会写诗的活佛,以其多情、悲苦、无奈和慈悲的诗句,早已在民间广为流传,他的离世,令无数人心痛不已。

仓央嘉措的“像凡人”特性,源于他在民间长大,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的一个农奴家庭,父母都是贫寒的农民,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他3岁那年,就被确定为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但这一消息一直未被公开,甚至他的父母也不知情。因此,他始终被养在原生家庭里,未被接到布达拉宫。

仓央嘉措的少年时代,是在贫穷中度过的。9岁那年,他被招收进寺院学经,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14岁那年,他陷入了与美丽姑娘达娃卓玛的热恋中,甚至私定终身。但就在这一年,康熙得知五世达赖圆寂的消息后,严厉责问桑结嘉措。桑结嘉措知道瞒不住了,便一面认错,一面派人迎回仓央嘉措。同在这一年,他的母亲辞世,情人也不知所踪。

仓央嘉措的经历,让他与其他活佛截然不同,民众对他的感情也完全不同。他太像个凡人了,他的悲欢和民众完全一致,他的诗歌又将他的喜乐悲欢传递给了民众。他与民众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距离,更没有隔阂,他们爱重他,也怜惜他,并对他的悲惨结局充满了同情。

关于仓央嘉措的死亡,有一种“美化说”流传甚广,认为他并未死在路上,而是遁去了。然而,这种说法并不经得起推敲。仓央嘉措若未死,不可能不留下任何诗作,且以他的秉性,也不可能不继续弘扬佛法。此外,他被押送的是蒙古兵,他几乎不可能逃脱。

相比之下,“病死说”和“自杀说”同样站不住脚。仓央嘉措自小在高原长大,身体健康,且从未有过任何基础病症,被押解时正值青壮年,不可能直接病逝。而西藏人的观念和习俗并不赞成自杀,仓央嘉措也没有自杀的必要和理由。

相比之下,“被害说”似乎更为靠谱。仓央嘉措自3岁被定为活佛那天起,就注定会卷入政斗。桑结嘉措的失败和被杀,使得他选定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结局自然不妙。政变结束后,仓央嘉措成了各方都想除去的对象。他死在青海湖畔的途中,符合各方利益。

仓央嘉措的悲剧,恰成就了其传奇性。他的诗句仿佛早已预见了自己的命运:“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他的死,既是命运的注定,也是传奇的延续。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