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从扫墓到文化传承——孩子的全面了解

清明,作为一年中的一个节气,大约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古人通过观察北斗星的斗柄在傍晚时所指的方向来定季节,正如《淮南子 ·天文 》中所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作为节气的意义在于指导农业生产,正如农业谚语所言:“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种棉花, 秋后大把抓 。”“清明种棉多结桃。”即使到了今天,北方依然遵循这样的时令安排农事,这确实没有让大家失望。

然而,清明从节气变为节日,与古代的上巳节、寒食节有着密切的关系。上巳节是“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象征着春天的复苏和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寒食节,虽然流传最广的是介子推的故事,但这并不完全准确。其实,寒食节源于周朝的禁火习俗,因为春天干燥,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春雷也容易引火,所以每年都要禁火一次,然后重新钻燧取火,作为新一年的起点。

上巳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时间往往挨在一起。寒食和清明也经常连在一起,寒食禁火3天,清明换上新火。到了唐代,这三个节日界限逐渐模糊,到了宋代,三个节日便合而为一。一些风俗活动进行重合,就形成了清明节。2006年5月,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清明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显示了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清明节的习俗中,扫墓祭祖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然而,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一些让人放松身心的习俗,值得带孩子了解。比如放风筝,这个季节风和日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放风筝时,人们仰望蓝天,看着跃动的纸鸢飞到高处,心情格外舒畅。当风筝飞得很高时,剪断或松开风筝线,代表着疾病和灾祸随之散去。此外,荡秋千也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而踏青和插柳则让人们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感受春天的气息。

在饮食方面,清明节也有一些独特的习俗。虽然我们在清明时节会吃寒食,但实际上清明节与寒食节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寒食节期间,人们不能生火做饭,所以提前一天煮好鸡蛋,等到寒食节时食用。此外,清明节还有吃青团的习惯,青团是用草汁和糯米粉混合制成的,里面包上各种馅料,蒸熟后碧绿晶莹,好看又好吃。不同的地方用的草汁不同,有鼠曲草、艾草、浆麦草等,现在改良的青团口味更加独特。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当作节日的节气,已有2500年的历史,显得格外珍贵。让孩子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饮食,知道为什么要过清明节,清明节要做什么,从源头上提高认识,传承传统文化才变得更加有意义。

我是@凝妈悟语,两个孩子的妈妈,致力于培养阳光积极的孩子,欢迎关注我,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